第一健康网

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激活4000亿导航市场

2020-08-17 10:21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162

十多年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8月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阮承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和开放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继上一颗全球联网卫星成功发射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7月31日正式发射。在"北斗之星"的指导下,国内导航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

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 激活4000亿导航市场

系统升级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覆盖全球30颗卫星,与北斗1号和北斗2号相比,北斗3号在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方面得到了提升。


冉承奇介绍说,北斗3号具有导航定位和通信数据传输的双重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定时、全球短消息通信、区域短消息通信、国际搜索救援、星基增强、基础增强和精度单点定位等七种服务。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计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的性能较好。


测得的导航定位精度为2-3米,比我们公布的指标要好。"蓝成琪说。


此外,短信通信业务也得到了升级和扩展,区域通信容量为14000位(1000个汉字),不仅可以传输文本,还可以传输语音和图片,并支持560位(40个汉字)的全球通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斗号的建设。3系统克服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400多个机组、30万多名科技人员齐心协力解决关键问题,攻克了卫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了国内500多种器件的研发,实现了北斗一号核心部件100%的国产化。3颗卫星。陈成琦在会上说。


北斗三号工程卫星系统主管林宝军说,北斗三号系统不局限于目前可以实现的指标,而是通过系统的不断创新将长板与短板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硬件系统的先进性,解决了卫星在轨道上发射后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


产业链完善


由于导航系统的技术升级,集成芯片、模块、板、终端和操作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也越来越完善。


阮承奇说,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业、畜牧业、渔业、城市治理等行业,并已融入国家电力、金融、通信等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过去十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业总产值增长了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


IDC圈的市场顾问余向飞表示,卫星导航可以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汽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结合,为交通、农业、智能城市、航天、导航等提供保障。北斗导航在中国渔船和航天领域的应用相对成熟。


凭借北斗3号系统强大的功能,卫星导航的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和高效。


在空中卫星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在地面上建立了一个高精度的增强网络。中国有近3000个地面站。最高精度可实时处理到厘米级,在事件发生后可处理到毫米级。阮承奇说,北斗航运在近期的防洪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变形监测和泥石流的变化是,在毫米级运动中,如果依靠该系统并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就可以实时监测地形变化,包括铁路和斜坡上有泥石流的地方,并可以预先预警和调动人员,为救援争取时间。。


据统计,作为北斗定位系统的民用示范平台之一,全国公路货车公共监督服务平台已达到650万辆以上,占全国重型卡车的96%以上。


下游推广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在回应"北京商报"时说,中海达目前的产业布局加大了下游应用的拓展力度。我们收购了一些从事地理信息、智能城市等业务的企业,也在做一些未来的智能智能应用,比如自动驾驶仪,"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说。


他说,扩大卫星导航和精密定位服务的应用方向,一方面是向公众提供卫星导航和精密定位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企业和国家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


同时,卫星导航服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阮承奇说,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一亿多个等级的用户提供服务,北斗的土地测绘、精准农业、数字建设、智能港口等已成功应用于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区。


逐步形成市场生态

卫星导航业的前景也充满机遇和挑战。必须承认,目前四大导航系统中,最著名的gps在市场份额和成熟程度上都比较好。


美国的GPS系统覆盖了180多个国家,比北斗导航更早地进行了全球布局和市场应用,市场覆盖范围更广。目前,使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国家只有120或30个,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较多,发达地区市场较弱。"于向飞说。


然而,GPS系统仍然面临设备老化和技术更新的问题,再升级的成本相对较高。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北斗三号还具有自身的优势。


于向飞说,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更新,精度也更高,而且在卫星数量上比其他系统覆盖范围更广,还值得一提的是,北斗系统可以与美国的GPS系统兼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除了该系统本身的优势外,国内企业还通过技术开发和创新打破了零部件生产的垄断,大大降低了卫星导航行业的成本。


现在北斗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是开放的,芯片、卡片、天线等等,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最便宜的芯片不到1美元,大约6元,包括税收,"Ran说,"我们特别有信心芯片会很好,很便宜。


余向飞说,由于北斗系统的升级和成本的降低,国内卫星导航市场的生态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


在宏观层面上,北斗系统已应用于中欧铁路运输、京张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民航等领域。以北斗为基础的高精度服务,也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水灾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公众生活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导航系统,而支持北斗基金会的手机也已推出高精度应用。


成本降低后,每个人都愿意使用它,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建立起来,也许五年,甚至更短的三年。"于向飞说。


廖定海认为,通过北斗系统和5G技术,中国可能是未来最早实现智能的国家之一。"这一速度在世界上将相对较快。


北京商报"记者余笑予


海达董事长廖定海在对话中说:下游的延伸和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北京商报":公司目前的产业布局是什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廖定海:我们的战略地位是做"北斗+精密定位服务"的领头羊,不仅要做好准确的定位服务和设备,还要延伸到下游,做好时空数据,时空数据在5G的巨大信息流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时间、空间、位置等信息构成的数据生态链。


过去,我们把重点放在设备和技术布局上,但后来发现下游推广应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当我们进行工业布局时,我们增加了下游布局的实力,在地理信息、智能城市等方向收购了一些企业,还做了一些未来的智能、智能应用方向,如自动驾驶仪等。


北京商报":公司应用北斗系统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廖定海:今年5月,中海达协助进行珠穆朗玛峰测量,这是北斗系统的一个具体应用。在珠穆朗玛峰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所有观测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过去是GPS,现在是北斗,现在更有意义。未来,中海达将建立一个时空大数据生态链,不断巩固北斗+精密定位应用解决方案的领先地位。


北京商报":航运业未来发展有哪些计划?


廖定海:未来产业的新生态是承载北斗精确定位服务。过去,它被应用于专业领域,未来卫星导航和精密定位服务将进一步扩展到公众应用。例如,如何降低成本,缩小体积,可用于自动驾驶仪、物流车辆、机器人等。


另一方面,它是走向大解决方案,特别是国家大解决方案。现在我们有了很多技能。精确的定位、三维激光、海洋声纳、室内定位等技术,但是如何为国家的某些地区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或为企业将来为国家服务,这是我们在未来向下游延伸的新方向。




责任编辑:iiihyt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健康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